系统操作篇(2)
系统操作篇(2) - 文本文件管理
1. 文本查看命令
cat
- 文本内容显示到终端
head
- 查看文件开头文本内容 10
tail
- 查看文件结尾文本内容 10
- 常使用选项
-f
,当文件内容更新后,显示内容同步更新
cat /etc/passwd # 可以同时查看多个文件
head /etc/passwd # 默认显示10行
head -5 /etc/passwd
tail /etc/passed # 默认显示10行
tail -5 /etc/passed
# 在/root目录运行脚本
# chmod +x countor.sh
# ./countor.sh &
tail -f /tmp/demo # ctrl+c退出
wc
- 统计文件内容信息
- 常用选项
-l
,统计文件行数
wc -l /tmp/demo
more
- 分行显示
- 一般配合cat命令和管道符使用,提供分行显示
cat /tmp/demo | more
2. 打包和压缩
备份 -》 恢复
磁盘
Linux的备份压缩
- 最早的备份介质是磁带,使用的命令是tar
- 可以将打包后的磁带文件进行压缩存储,压缩命令是gzip和bzip2
- 经常使用的扩展名是.tar.gz,.tar.bz2,.tgz(.tar.gz缩写)
打包
- 选项
c
表示打包 - 选择
f
表示打包成文件
tar cf /tmp/etc-backup.tar /etc
ls -lh /tmp/etc-backup.tar
压缩和解压缩
- gzip
- bzip2,压缩比更高,但是压缩速度较慢
- 一般直接使用tar完成打包同时进行压缩
tar czf /tmp/etc-backup.tar.gz /etc # gzip压缩
tar cjf /tmp/etc-backup.tar.bz2 /etc # bzip2压缩
解包
- 选项
x
表示解包 - 选项
C
表示解包位置
tar xf /tmp/etc-backup.tar -C /root
tar xzf /tmp/etc-backup.tar.gz -C /root
3. vi/vim编辑工具
四种模式
- Normal模式:使用命令
- Insert模式:编辑文本
- Comand模式(末行模式):退出,保持等操作
- Visual模式:块处理
模式切换
vi /tmp/test # 新建一个文本文件
# 默认进入为普通模式
# 按 i 或 a 进入插入模式
# 按 ESC键 退回普通模式
# 按 : 进入末行模式
命令模式
- 进入插入模式
- i 在光标当前位置插入
- I 在光标行首插入
- a在光标后一个位置插入
- A在光标行尾插入
- o在光标行下一行插入
- O在光标行上一行插入
- 复制
- yy 复制当前行
- 数字yy 复制多行
- y$ 复制光标到行尾
- 剪切
- dd 剪切当前行
- 数字dd 剪切多行
- d$ 剪切光标到行尾
- 粘贴
- p 光标当前行粘贴
- 撤销
- u 撤销
- ctrl+r 重做
- 单字符操作
- x 删除
- r,再输入新字符 替换
- 移动光标
- 数字G 移动到指定行
- g 移动到文件第一行
- G 移动到文件末行
- ^ 移动到行首
- $ 移动到行尾
末行模式
退出
退出 :q
强制退出 :q!
保存退出 :wq
保存到指定文件 :w /tmp/text2
强制保存退出 :wq!
行号
设置行号 :set nu
取消行号 :set nonu
高亮显示
- 去掉高亮显示 :set nohlsearch
- 高亮显示 :set hlsearch
- 临时执行命令 :! 执行后按回车返回vi
- 搜索
- /要搜索的字符 如果有多个,可以按
n
移到下一个,按N
移到上一个 - :s/旧字符/新字符 用新字符替换当前行旧字符
- :%s/旧字符/新字符 用新字符替换所有行旧字符
- :%s/旧字符/新字符/g 用新字符替换所有行的旧字符,有多个则多次替换
- :开始行,结束行s/旧字符/新字符 在指定行用新字符替换旧字符
- /要搜索的字符 如果有多个,可以按
可视模式
- v 字符可视模式
- V 行可视模式
- ctrl+v 块可视模式
- 配合d和I命令可以进行块操作